身为在魔都打拼的一员,对于突然连锁餐饮策划出现一家网红店已经见怪不怪了,从一点点、喜茶,再到现在的ladyM,经常会突然的某一天就会看到各大公众号报道xx店落户上海,然后排队多少小时的新闻,为什么这种连锁餐饮策划的网红店都在魔都出现呢?你的城市有为了“吃”而排队很久的人吗?当然有。比如在成都,鼎鼎有名的美食之都,各家火锅各家强,不说各大火锅巨头,单单是春熙路巷尾的小门脸火锅店连锁餐饮策划都照样排队排到凌晨三点半。
可为什么没人把这个当做一种奇文?一种热点?有人说上海人总为了“吃”排队是因为上海人多,那好,我们就说与上海同一级别的北京,同样有市民排长队买一份煎饼果子,簋街的麻小从来都是灯火通明,长龙浩荡,怎么没人说?没人报道?这是一个人群的目光的聚集问题。举个例子,为什么2013年时频频爆出女大学生失踪案?是那段时间变态集体把眼光锁定在这个群体上?还是说以前从来没有女大学生失踪过?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媒体报道的一件事成为了热点,这之后发生的所有类似事件都会成为热点。
上海的排队现象亦是如此。从喜茶到Lady M,为什么排队排上天的餐饮品牌连锁餐饮策划都在上海?上海拥有约2415.00万人口,其中有996.42万是外来人口,而这其中,超过70%的人口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在这个追求自由的时代,年轻人不会觉得为了一顿自己心头好的正餐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有什么错,但当这个主语被替换成“一杯奶茶”、“一块蛋糕”时,等待所付出的一切与得到的东西无法形成正比,那这件事就变得不合理。就比如你排队6小时,早已饥肠辘辘,最终买了一块lady m的蛋糕,却发现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个道理相信消费者都懂,但除了不理解外更多的是勾起好奇—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好吃?另外,每当说到网红店外排队时许多人会提到“跟风”一词,举个例子,A君初到上海,不懂吃什么,于是就专找排队的饭店,在吃饭问题上,跟风也的确是一个很简单有效的判断方式。我们提到过新型零售品牌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提供的是食物或者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曾被星巴克连锁餐饮策划提出,并成为其一切商业行为的依据与基础,年轻的消费者渴望被认同,却又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所以排队的队伍中除去托与黄牛,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单纯地为了发朋友圈炫耀一下。
首先是对于上海的人口来说,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年轻人,并且为主流的消费群体,这些人的消费习惯不同,所以一些连锁餐饮品牌策划的店就跟容易出现这种排队的情况,并且这些网红店也并不是所有的点都会经得起验证,很多人期望过高当尝试到了就会失望,不过鉴于现在人们的消费习惯,这种连锁餐饮策划的网红店也还会继续出现的。
相 / 关 / 案 / 例